隔离日记之一:入住当天

2024-05-20 02:50

1. 隔离日记之一:入住当天

9月7日,晴
  
 当海航HU754平稳的降落在新桥国际机场刹那,我还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双脚已经站在祖国的土地上。
                                          
 省疫防办(省卫健委)、省外办、合肥海关、省边防检查总站、合肥市政府、安徽民航机场集团负责同志等在机场举行了隆重而又简朴的欢迎仪式。
  
  
 虽然由于疫情没有家人的接机,但各级单位领导温馨、暖人的问候,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是把欢迎仪式推向了高潮。
                                          
 机场美女小姐姐向队员们献上了鲜花,还有无比动容的话语“欢迎回家”,一瞬间触发了队员的泪点。
  
 眼角潮湿,无语凝噎。
  
 所有的艰辛和付出在这一刻都值得骄傲和自豪!
  
 
  
                                          
 新桥机场和海关为医疗队员开了“绿灯”,所有入境手续都优先办理。传言中的“5个小时边检”我们只用了半个小时!感谢各级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关照!
  
 有一个小插曲:在入境边检卡口,当我拿出护照递给武警小哥哥,他看了我的证件和衣服上的标识,得知我们是援外医疗队员时,竟然站起来,冲我行了个敬礼!我惊慌失措,赶忙弯腰冲他鞠了个躬。
  
 我知道,他和他素不相识,他冲我敬礼是因为我的援外医生标识,是对职业的尊重;我回礼鞠躬,不仅仅是表达谢意,也是对他身份的崇敬。
  
 他为国守关,我行医治病,都肩负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职业不同,初心一样。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获得理解和尊重,更能收获职业的荣誉感。
  
 在前往隔离点的路上,一队友突然指着路旁的房子兴奋的叫起来:“那是我的家,我家人现在就在里面。”
  
 500个日日夜夜翘首以盼的家,家人一年半的相望相守。虽魂牵梦绕,虽稚子迎门,近在咫尺,却也只能随着车轮一啸而过。
  
 隔离点设在庐江汤池度假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应该说是省内最好住处之一。足见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但是风景再好似乎也与我们无关,浪费了领导一番美意。
  
 按隔离要求,隔离期间一律不能外出,只能14*24小时呆在房间里。所有的人员、物品只能进不能出。
                                          
 入住房间很大,足有40平米,设施齐全,条件优越。刚进门,却很不习惯。在非洲一年半的时间已经适应了当地简陋寒酸的生活,突然一下子改变这么多,有点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看东西有点眼乱,走路有点腿软。
  
 15个小时的云端飞行,人已经疲乏不堪,草草冲了个澡,就关机上床补觉。关心、问候的短信铺天盖地,没有及时一一回复,请各位见谅!
  
 躺在床上迷迷糊糊,似睡还醒。人在国内,心好像却还留在非洲。这或许就是人最尴尬、最朴素的情感吧。
  
 晚饭还是隔壁的队友电话通知我的,说我的盒饭放在门外的椅子上都快一个小时了。才一骨碌爬起床,这时窗外的天已经黑了。
  
 
                                          
 窗外的夜灯火阑珊,不似非洲,只有黑漆漆的一片天空。
  
 群里有队友说,又能听见亲切而熟悉的广场舞曲喧嚣了。
  
 我深以为然。窗外的一切景致是那样的平和,那样的协调、安逸。
  
 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有半夜外面“噼噼啪啪”的枪声了,再也不用面对疟疾、伤寒、埃博拉的恐惧了。
  
 祖国真好!回家真好!

隔离日记之一:入住当天

2. 居家隔离日记第六天

2021.12.27        周一
  
 昨晚接到护理处处长电话,紧急抽调护理人员支援省内抗疫工作,其他的都没说,人员是去年参加过传染科疫情一线的姑娘,她家里三个发烧的,打了电话,她二话没说,就回答“可以的,护士长,我去”,接着给主任汇报完,锐锐又开始哭闹了,抱着哄了半个小时,都不停。最近的疫情,孩子也睡不安稳,半夜总会醒来几次。哄睡后,看了看表,两点多,睡不着,又开始刷新闻,关于疫情的,这次西安的疫情来的突然,隐匿,突然这么多的社区核酸检测发现的病例,确实令人害怕。虽然封城了,但是这两天都是在150以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好怀念能上班的日子!
  
        早上询问了科里的情况,病人不多,可以收病人,小党11:30接到通知,12:30领物资,集结,叮嘱她注意保暖,做好防护。赶紧调整班次,本来13个人的护理组,一下两个居家隔离,一个抗疫,就剩10人,还得有人看门,还有俩新人,还没注册,安全是第一位,好着急,但是,没有办法啊! 
  
       抗疫是头等大事,叮嘱大家认真学习疫情防控知识,严格落实疫情期间病区管理,抓紧时间训练穿脱防护服和鼻咽拭子采集,一旦需要,都能出色完成任务。
  
      今天突然头晕的不行,左脚发麻,右侧大腿内侧皮肤没有感觉,我意识到颈椎病可能很严重了,湿疹也蔓延得右手都是,赶紧让老公给我艾灸了大椎、颈夹脊、中脘、关元、合谷、后溪、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希望把身体调理好,不给家人添麻烦。
  
     给社区打了无数个电话,不是在占线,就是无人接听,可能他们都很忙吧,不知道小区里有多少户居家隔离的家庭,不知道都做上核酸了吗?我们已经四天没做核酸了,真不敢想,万一有问题该怎么办?打了疫情指挥部的电话,依然打不通,放弃了,乖乖在家隔离,采不采核酸,不重要,只是少了五个数字而已,做好健康监测就好,让老公做了每个人的健康监测记录表,万一有人查验,也好交代。现在没人管,不代表接触隔离时,没人管。听说,他们同事有人上门封门了,还从今天开始计算隔离时间,挺害怕的。我们在想,像我们这样的居家隔离应该是核酸检测的重点人群,也是社区工作的重点,却没人搭理,楼下广播一遍遍喊人去做核酸,有点讽刺,还好,我们目前没有呼吸道不适。
  
       轩轩从早上就坐在电脑前上课,写作业,看书,背课文,每天要晨测,午测,交作业,交照片,老师们很负责,向老师们致敬!
  
      锐锐一如既往地调皮,把哥哥的马克笔撒的满地都是,把自己身上画的五颜六色,还把哥哥的笔帽套在不同的颜色上,气的哥哥直跳脚!趁我打电话的功夫,就偷偷抓了一把米,撒到地上,我把他拉到犯罪现场,告诉他米来之不易,要珍惜,问他坏不坏,“坏!”回答的理直气壮,问他该不该打,“打!”回答的斩钉截铁,我说把手伸出来,他直接就打我手了,还露出狡诈的笑,这家伙……带着他一粒粒把米捡到盘子里,他捡了几粒,就不配合了。
  
      每天和孩子斗智斗勇的,生活也过得不那么无聊,想起2020年初在家隔离,我们三,天天除了吃,就是看电视,现在要忙碌充实得多!

3. 隔离日记第一天

来到这里,房间很空,灰尘不知道积攒了多久。房间里到处还留着之前在这里的女孩子们的合照,到处都是她们存在过的痕迹,以及我上铺贴着的那个监督约定。
  
 我尽力想给自己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拖了地,擦了桌子。因为我想,无论在哪,也要干净整洁的,我以为这是我积极生活的态度,可我没料到,时间成了我最难熬的东西,以前总感慨时间过的好快,我的大学生活还没来得及好好体验好已经过了一半,但现在却像是一分一秒地熬走这些时间,我的心绪被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我原有的生活节奏也被打乱。
  
 我爱自由,我向往美好的一切事物,可如今却被封闭在这一方小小的屋子里,我像是瘟疫一样被人隔离起来,遇见了也要连退三步,赶紧捂紧口鼻,可,我做错了些什么啊?不过是不经意间与密接的接触,我成了次密接,无奈地接受这隔离的安排,即使有免费的饭菜,也敌不过那颗向往自由的心,我喜欢和这个世界拥抱。
  
 等疫情过去了,一定要出去走走看看,看看这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着人流的攒动,曾经只觉得拥挤,现在却是国泰民安的不二象征。山川湖海,都尽收于眼底。

隔离日记第一天

4. 我在酒店隔离的日子

1、
  
 走出隔离酒店,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阳光真的很刺眼。
  
 酒店大门用铁皮围板封闭着,只留仅一人能够通过的窄门,保安把守着。出门一回头,发现围板用绿色塑料草坪铺满,跟市政建设的施工隔离带一模一样,路过的行人根本不会多想,围板里是一个隔离的世界。
  
 钻进防疫面包车,发现车内两排已经坐了共6人,一打听,分别去过郑州和成都,回来就被隔离。
  
 阳光扑面而来,车上的人都把目光投向窗外,车流、人流,匆忙、多动,一切都是这个城市正常的节奏。
  
 秋末冬初,阳光金黄。道路两边的绿化树非常显眼,齐刷刷地挤进视野。对于我来说,平日里它们只是一种似有却无的存在,如今突然间表现积极。就像平时不被老师关注的学生,有一天高调地举手发言求表现一样。
  
 绿得发亮,生机一片。
  
 都是同病相怜的一车人,所以,每送达一位到家,我们都会共同道别:
  
 保重啊……
  
 2
  
 连续7天,锦江之星小小的房间,一个人。
  
 算是一次独特体验。
  
 虽然2020年武汉封城时在家74天没下过楼,但那是一家三口绝佳的全日制相伴,其乐融融。
  
 一床一桌一椅,墙上的电视机比台式电脑的显示屏大不了多少,根本没有打开的兴趣。简单的空间,更加有利于自己安安静静地独处,难得。
  
 不敢打破平时习惯了的生物钟,照样有规律地作息。带了五本书、一本字帖和笔记本电脑。除了线上办公、电话会议,没有太多计划,把书读完能够整理一些东西大概就够了。
  
 不用操心吃喝,每日三餐用餐盒打包投放到房间门口,武汉香格里拉酒店出品,顿顿不重样。
  
 这可是五星级酒店的餐食,一天三顿。独自一人吃饭,你必须这样安慰自己。
  
 3
  
 每天两次体温测量,隔日一次核酸采样。
  
 敲门,把门打开一小半,伸出手臂或探出脑袋,几秒钟完事。这是唯一能近距离接触的大活人——全副武装看不清人脸的“大白”。
  
 作为防疫医务工作者,他们穿着封闭的防护服,肯定憋气难受。流动作业,理论上讲风险最大,一个酒店操作完,还要赶往下一个站点。
  
 “测体温了。”
  
 “来,张嘴。”
  
 “好了。”
  
 就这几个字,是距离最近的真人语音,也是一整天能听到的全部真人语言。
  
 因为难得,那几个字能在耳边回响一段时间。有时不自觉地看看手表,我知道是自己的内心在期盼那个陌生声音再次响起。
  
 他们像来访的客人,你却无法挽留。
  
 每次都想多看他们一眼,只怪走廊太短,“大白”的背影消失得太快。
  
 4
  
 房间的窗户临近马路,不远处是几栋高楼。现代气质的玻璃幕墙,白天把太阳反射成大小不一的白斑,晚上它们被不规则的灯光点亮,像一副固定的背景画,挡住了大半个天空。
  
 休息时,站在窗边遥看车流与模糊的行人。听不见声音,却能感受到城市的运转与流动。
  
 有时能够分辨出老人在慢慢移动,很孤独的样子;有时闯入眼帘的,是快递小哥骑着电动车,顺滑飘移着,那是他们在赶时间。
  
 眼前的这一切,像是一幕无声话剧,静得很。
  
 傍晚时分,天色暗下来时,我会拉上窗纱,在窗户与床沿之间不大的空间里,跟着KEEP跳几组操,出些汗。
  
 如果一动不动,你会担心世界把你忘记,虽然你离它很近。
  
 5
  
 我是倒数第二个投递到家的“解除观察”者。司机下车,同样用手机拍下我进单元门的照片,上报。
  
 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清洗一番。然后,换上运动装备,出门跑一圈,5公里。
  
 完完整整地把自己抛弃到湖边跑道中,放飞自我。
  
 慢慢地感受久别的湖面,远处红嘴水鸟三三两两游弋着,漾开水波,银光闪闪。沿湖的栈道还弥漫着桂花的余香,像是老朋友早就备好的清茶,余温尚在,我正好赶来。
  
 一切都那么真实。美好,永远不晚。
  
 刚进家门,社区网格员的信息到了:
  
 你还有14天的居家隔离,三次核酸,具体时间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